這是一段拍攝于2010年6月15日的視頻。當時位于合堰的老屋已經部分倒塌,為了記錄我們生活了20多年老屋的最后時光,專門回了一趟老家,拍攝了這段珍貴的影像。囿于當年的設備性能、以及自己的拍攝技巧限制,視頻畫面抖動不平順,大家將就著看。
老屋主體,東側廂房已經垮塌 當年的門牌號 我小時候用小刀刻的“光榮門戶”字樣 外板壁的小孔,曾經用來放鑰匙 橫屋,進門后右拐是雞籠和谷倉 老屋大門,祖母過世之前是沒有大門的,過世之后才裝大門 從倒塌處看木排山,這是大伯買的楓樹做的 老屋徹底倒塌之后,這些木料也都不知去向了 堂屋后面是火坑 堂屋板壁,西廂房是以前祖母居住的地方,兼存放木料 西廂門后房,光線很陰暗,用作雜屋間,一般堆放油桐果 堂屋角落里的紅薯地窖,上面一般會蓋上木板,放上風車、板桶、打谷機或石磨 雜屋間、火坑,冬天的時候可以一邊烤火,一邊看電視,一邊剝油桐果 東廂房已倒塌,是正房主臥。后面是廚房,僅剩下殘破的灶臺。 后面小房是浴室、草料間、豬欄、羊舍、廁所,有時候農具也放在這里。 豬欄,下面是沼氣池。但沼氣效果并不佳,燉菜都成問題。 老屋頂,由于后面有一棵梨樹,梨子掉落時經常會砸壞瓦片。 老屋后面的橘園,搬家后橘樹無人照料,也都逐漸消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