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性別保密
積分
金幣
收聽
聽眾
最后登錄1970-1-1
在線時間 小時
累計簽到:1134 天 連續簽到:54 天
|
江埡水庫是根治澧水洪災的一個關鍵性樞紐工程,以防洪為主,兼發電和旅游等產業。水庫毗鄰張家界大峽谷、武陵源風景區,其“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將為風景區增色添輝。從江埡大壩碼頭出發,至人潮溪廖城結束,往返路程約60公里,行程約三個半小時,沿途可觀賞到:江埡大壩、逃駕峪馮家嶺、柳枝坪羊喊峪、血流湖埡口、百島龍潭、惡龍潭峽谷、陰門山、穿眼洞、廖城等景點,陰門山、穿眼洞、廖城三景被稱為張家界東線旅游風景區中的“三絕”。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這座高達131米,全世界最高的全斷面混凝土碾壓式大埡-江埡水庫大壩,這里是我們今天平湖游的第一站。江埡電站始建于1995年7月,1999年底完工,共投資34億元,庫容蓄水17.41億立方米,三臺發電機組容量30萬千瓦,是澧水流域綜合治理的龍頭工程,也是湖南省第二大水電站。修建江埡電站,主要目的是調節澧水下游的水量,減輕洞庭湖壓力,抑制水患。江埡水庫集溇水而成,周邊是人煙稀少的高山峽谷和森林,由于區位偏僻和交通不便,使它一直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狀態。溇江,作為澧水的第一支流,憑借豐富的物質資源、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和厚重的歷史積淀孕育了兩岸幾十萬各族兒女。江埡水電站建成后,8萬畝的水面景色呈現在世人面前,溪流瀑布、奇石異洞與獨特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腳下的大壩,原先是溇水河中的一處險灘,名叫鐵爐灘,關于鐵爐灘,曾經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我們向水中看,馮家嶺半隱于水中,青山綠水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它四面環山,東有柳枝坪羊喊峪,峽長十里,據傳,唐朝尉遲恭(字敬德)大興軍工,在柳枝坪筑爐煉鞭,到紅巖尖上抓來雌雄兩只鐵羊扔入鐵爐鍛造,哪料七七四十九天后,尉遲恭打開鐵爐的一瞬間雌羊卻向東邊楓埡頭方向飛去,尉遲將軍趕到峪口只聽羊叫沒見鐵羊的影子,故此地叫羊喊峪。尉遲恭大怒,一腳踢翻鐵爐,這里便叫鐵爐灘。后來修建大壩時,還從灘中挖出過許多爐渣。故事真偽已無從辨別,但黑臉尉遲的形象已深入千千萬萬個土家兒女的心中!
向西抬頭,我們看到有兩崖高峰對峙,南叫逃駕峪,北稱四方臺,古為九溪衛四大險關之一。向東望,北有石虎界,海拔高達1200米。南有青龍嶺,后山雄嶂馬鬃嶺,是華陽王洞府所在地。據慈利縣志載: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封于澧州的華陽王朱敬一在清兵南進后,住九溪衛指揮使李元亮處避亂。又載:“元亮有莊在衛城西十余里山中,旁有洞府,幽邃似桃源,(朱)敬一隱匿于此?!表樦嗡哪辏?647年),有旨取華陽王赴京,上荊南道王崇儒至衛城迫(李)元亮以(華陽)王就道(赴京),至武昌而薨,故名逃駕峪。華陽王被押送進京的前夜,天降大雨,華陽王洞口山崩,洞口被掩埋,至今尚未探明洞口的所在地,若能掘出洞口,不僅可證實民間傳說,也對李自成殘部駐軍九溪衛的歷史,找出更新的佐證。
船行水中,青山悠游,看,前方已隱隱見一豁口,那里叫“血流湖”。傳說當年大禹治水,欲打通橫亙在此的土地埡,動土即見鮮血橫流知天意不可違,只得改道冷水溪,改道后形成一洲叫沿江洲。
以前這里叫“白水漂”,是土家族的說法,“瀑布”的意思,沒修江埡水庫前,這里一條白練高百來米,一傾而下,完全可仳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
水下曾叫“鍋底巖”,說的是這里原有幾十平米那么大一凹形石窠,似一口大鍋壁立于此。俗話說慈利的飯甑(山)龍潭灣的鍋(底巖),缺一不可,否則就沒得飯吃。壁下有一深潭清澈見底,魚、鱉游戲清晰可見,是排客、船夫們歇腳的地方。江埡水庫建成蓄水后這口鍋便淹在水下,歸龍王爺使用了。
?。執稙常┐┻^血流湖,豁然開朗,庫區的秀麗景色在我們眼前了一覽無余?,F在我們進入的這塊寬闊的水面叫龍潭灣。30平方公里的水面鑲嵌在群山之中,波光粼粼,倒映著白云和山影,且不時有水鳥沉浮,使人頓生“水鳥浮還沒,山云復斷連”之感慨。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溇水河中居住著一條惡龍,經常興風作浪,吞沒過往船只,引發山洪暴雨,兩岸百姓深受其害。有個叫巴崽的青年,日思夜想,終于想出一條治服惡龍的辦法。他和鄉親們用紙扎些紙魚、紙蝦,先在里面灌些石灰,然后將惡龍逗引出世,惡龍一口便呑掉了那些魚蝦,還沒嘗出來味,石灰水就發作了,惡龍被石灰水燒得呼呼亂叫,疼得打起滾來,便連聲求饒。這時,巴崽說道:救你可以,但是從今以后不準再危害百姓,并且要保護大家出船航行的安全,惡龍連連答應,并按照巴崽教的法子,潛入水中,終日用水清洗腸胃,從此這里便風平浪靜,大家過著快樂的日子,因此這里得名為龍潭灣。
曾經的龍潭灣,高峽聳峙,磊坷嶙峋,一條溇水河穿山而過。大壩建好后,高峽出平湖,天塹變通途。由于生態環境的嚴格保護,水庫內水生動物品種逐漸豐富,這里,XX向大家介紹兩種江埡水庫的特產:一種是"臘狗",什么是"臘狗"?臘狗就是娃娃魚,是我們龍潭灣的父老鄉親們利用特殊的工藝制成的娃娃魚制品,可以自食,也是饋贈之佳品。娃娃魚學名大鯢,是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也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被稱為“活化石”。中國是娃娃魚的原產國,近年來,因為生態環境的破壞,致使娃娃魚的數量急劇下降,資源枯竭,瀕臨滅絕。為了保護這一資源,中國已于1988年將娃娃魚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龍潭灣也是娃娃魚的原產地之一,水庫的修建使娃娃魚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野生種群也曾一度萎縮。但是,土生土長的龍潭灣人,通過長期觀察,充分利用庫區的優質水資源,硬是模擬出大鯢的原生環境,現在已經實現了商品化的生產。所以,我在這兒驕傲的告訴大家,在江埡,吃娃娃魚是合法的!如果說娃娃魚名貴,下面我介紹的這種江埡特產,可是更顯珍貴。
在介紹另一種特產之前,請允許我吟詩一首:"月駐南山云淡淡,風停北嶺秋波艷。寂寞漁燈星點點,溇水遠,誰家又煮銀魚面。夜色清清云月攬,盈窗暮色寒煙泛。犬吠雞鳴艙斗滿,叩弦訕,楓香十里龍潭浣?!边@首叫做《漁家傲》的詞,描繪的是每年八月十五,漁禁開放時的熱鬧場景,那時三十里龍潭灣水面上漁燈點點,漁民們通宵達旦的在捕撈一種通體晶瑩剔透的小精靈,大家能猜到是什么嗎?對,銀魚,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后段略側扁,體長約3-5厘米。江埡的銀魚有鮮干兩種,鮮品必須冷凍保存,干品可以在常溫下保存,無論干品還是鮮品都潔白如玉,但市面上部分銀魚為保鮮和保色用硫磺熏蒸,靜置后呈土黃色,應注意不要購買。江埡銀魚個體較小,肉質透明性較好,黑點透射使整體呈亮灰色時為上品。銀魚煎蒸煮炸,皆是人間美味。
沒有修建江埡水庫前,溇水兩岸是土地肥沃的小沖積平原,加上獨特的盆地氣候,這里的生產的雙季稻比相鄰的江埡、象市、趙家崗要早一周成熟,且同樣品種的稻米有獨特的口感;沿溇水河邊家家戶戶有漁網,農作之余到河里下幾網,就如到菜園里摘菜一般,隨手拈來各種野生魚,每個家庭主婦都能做得出一桌上等的佳肴,是慈利真正的魚米之鄉。由于這里交通閉塞,被譽為桃花源里秦人村。溇水北岸有一家坪、九家坪和五家坪和三家峪,南岸有六家坪和十家坪。這些地名的由來,據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立國后,為了解決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據的積弊,實行改土歸流(就是改原來西南地區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時,由江西向西南地區大量移民,根據生產資料的多少安置住戶,安置一家就叫一家坪,安置五家就叫五家坪......
一直以來,龍潭灣都有句諺語:“垮了吼巖頭、倒了樅陽樹,挖了皮如龍的墳,龍潭從此無人問”。
話說,我們左邊的這條山脈,所轄的合心村,是由原來的中橋、黃鴨泉、合心、筆架、四方臺六村合并而來的。中橋村也叫六家坪,那小山包叫“包家臺”,下面是原龍潭灣政府及部門所在地。糧站、供銷社的生資和收購門市在河北面(因為當時公路只通到九家坪,不方便運輸的物資門市都設在這里),百貨門市就在河南面的黃鴨泉。這右邊的明潭村也就是九家坪,順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塊大巖壁,上面那座小山叫吼巖頭。故事說,很久以前龍潭灣風水很好,是一個代代出狀元,年年中舉人的好地方,某年吼巖頭頂上一塊形似瑞獸的頭被一雷擊垮下來;左邊河邊有一棵巨大的樅陽樹,樹枝能延伸到河北,河里漲洪水船只無法通行時,要過渡的人便從樅陽樹的樹枝上攀爬過河,這年,這棵巨大的樅陽樹也倒了;聽說皮氏祖先皮如龍的墳葬到了真脈,也是這一年,因家族之間的糾紛,另一族偷偷把皮如龍的墳給挖了,據說棺材下挖出了一對純金黃鴨,挖開的同時這對黃鴨遁入包家臺東邊山峪的一眼泉中,后來人們稱這泉叫黃鴨泉。從此龍潭灣的風水遭到了破壞。一年之內三場事,從此龍潭灣再沒出過很人。直到大壩蓄水,龍潭灣才又重新風生水起。
我們左邊是合心村也就是原來的十家坪,曾是原龍潭灣鄉最大的村,江埡水庫建成后,最高水位達海拔236米,原來的小山巒便在湖中形成無數小島,成了垂釣愛好者的天堂,他們少則一兩天、多則半月在這島上生活、休閑,悠悠然不亦樂乎。 我們左前方是筆架村,因那座山形似筆架而得名,這里是通往永(順)、保(靖)、龍(山)、桑(植)的必經之道,大革命時期賀龍元帥經常從這里回桑植組建革命武裝、建立紅色根據地。
?。ㄐ∪龒{)我們右邊是潭口村也就是五家坪,那小山上是游客接待中心,隨著水位上升這里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島嶼。大家注意沒,這里的地形與九溪古衛城是不是十分神似?特別是正前方那道豁口和九溪西門的河口一般無二,據說尉遲恭建九溪古城時也曾考察過這里。從這里進去就是險峻的惡龍潭峽谷,兩岸郁郁蔥蔥的樹木在陽光的掩映下青翠欲滴。這里“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幽;山得林則妍,林因山而茂;景隨俗而麗,俗由景而魅”。沒去過三峽的朋友可以暫時在這里過個癮、解個饞。常言道"長江三峽,波瀾壯闊;溇水三峽,溫文爾雅”,長江三峽正值截流改造,三峽之景將不復存在?幸好我們這里還有一處更勝絕于斯的溇江三峽。
?。庨T山)船已在不覺中行了十來里,現在我們來到這九溪衛上游的第七條溪-柳楊溪。請未成年人暫時閉上您的眼睛,在船的左邊,順著我指的地方看,您不得不感嘆天地造化的神奇,在此處可見一山突起,宛如女人私處,我們聰明的土家先人給她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陰門山。更神奇的是,在陰門山的對面有一條小溪叫南斗溪(這是九溪上游的第六條溪),南斗溪的絕壁上,橫生一根圓石,長達十丈,圓乎乎、黑溜溜,狀若男人陽物,叫做"屌兒巖”。據說每逢雨后天晴,薄霧籠罩溇江,總有一線白霧將兩圣物相連,堪稱天下絕景。江埡水庫蓄水后因屌兒巖海拔較低,從此沉入水底,陰門山成了留守婦女。不少游客還為之惋惜呢!還有更為神奇的是,它每月如少女般還會定時“來紅”,據考查原來這是從山頂流下的紅泥水。但為什么僅此山獨有,而且每月都很準時,這仍是一個未解之迷。
?。ù┭鄱矗┭仃庨T山向西行5分鐘,大家可以看到一塊巨大的山石,拱起一寬約50余米、高約80余米的石孔。石孔扭曲數折,長達100余米。水庫達正常水位后,淹去此孔的四分之三。我們的小游艇是可以從孔中曲折開進的,現在大家和我一起念:"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現在請大家看四周石壁上皆為古木,如有仙女飛過,尤留仙氣,宛如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偶爾四岸鳥聲響起,方知是人間。再往前幾里,桑植縣竹葉坪鄉的那一坦平地,真有"土地平曠、阡陌交通,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屋舍儼然,雞犬相聞……”,因為時間關系,我們今天就從此調頭出洞,繼續溯溇水前行。有興趣的朋友下次可以前往一探究竟。游艇在穿眼洞中行進,完全被黑幕籠罩,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們的劉師傅是位經驗豐富的水手,你看他神態自若,步步有序,會讓您感覺安全而富于刺激。
?。ㄈ顺毕ㄟ@是九溪上游的第五條溪)人潮溪屬桑植縣管轄的一個建制鎮 ——人潮溪鎮是2015年由原人潮溪鄉、西蓮鄉、白石鄉的9個建制村合并而成。調整后的人潮溪鎮轄30個建制村,總面積317.2平方千米,總人口1.71萬人,人潮溪是桑植民歌“翻天云”唱派的發源地之一,先后出現多位“桑植民歌”傳承人,省級傳承人向佐絨,把桑植民歌唱出了張家界,唱出了湖南省,唱到了國外。市級傳承人向桂之、陳國榮和張巧珍,使桑植民歌在全省范圍內大放異彩?,F場有會唱桑植民歌的嗎?一起吼上幾嗓子?特別是單身的阿哥阿妹一定要抓住機會,說不定您優美的歌聲就會打動我們河邊的土家帥鍋美女呦。
?。纬牵┈F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山就是傳說中的廖城,是水庫游覽線上一道非常奇特的景觀。它是一座孤山,突起于湖水水面, 關于廖城,緣于一段真實的歷史,北宋時期,當地的一位叫廖彥的百姓,因不滿朝廷的黑暗統治,憤而揭竿,集眾起義,一路攻城略地,朝廷膽戰心驚,派重兵圍剿,廖彥終因勢力懸殊,寡不敵眾,退返故鄉,構筑工事,繼圖東山再起,廖彥自立為王,城也就順稱廖城了。廖城是溇江平湖游覽線上一道非常奇特的景觀。它三面環水,一面懸崖,是一座孤山,矗立在溇江岸邊,東有棓子溪,南有溇江,西有五里溪,北面是一堵萬仞絕壁。廖城四周全為巨石壘成,仿佛古代專門砌好的城墻。城墻北高南低,北面最高處叫做金殿凸,海拔980米;南面最低處叫做水竹塔,海拔只有440米。古代上山,只有兩條由懸梯連接的羊腸小道,山上的牛羊,全是幼崽時人工用柴馬背上去繁殖的。廖城,城上有城,山中有山,從南面溇水下船,攀到海拔440米處,現出一片平地——水竹塔。站在水竹塔,現出一塊長形平地,由此起步,層層遞進,疊疊壘壘,聳立起了32座高峰,每峰頂部都是十分平坦,宛若城上有城。在980米最高的山峰上,當年廖彥盤據,在此人工壘起了一座石頭城,如今北城門與東城門還存在遺跡。金殿凸即為廖彥稱王之地。您說神奇不神奇?現在,廖城是桑植縣人潮溪鎮的一個自然行政村,共有6個居民小組,400多口人,別看它小,卻五臟齊俱全?!俺抢铩?001年修通了簡易公路,至2018年所有通組道路已基本硬化,通訊設施也有很大改觀,和外界交往暢通。城里有山林5000余畝,糧食已能自給自足,每年熏炕的臘肉,人平達100公斤,城里常把臘肉當飯吃。最有趣的是,城里生產的油菜籽一粒也不榨油,他們全部炒熟后撒野在田里肥田。由于交通不便,化肥難得運上來,他們用菜籽作肥料,真是環境逼出來的一個高招。城里的一切生產沒有藥物的污染,這里生產的食品,真正能稱得上天然綠色食品,難得“城里人”都長壽。
?。斪酉┈F在我們從人潮溪上溯已5公里,水的北而就有棓子溪注入,這是九溪之第四溪。棓子溪因兩岸盛產五棓子而得名。它從東面將廖城環抱,形成了一個幽靜的港灣,四壁古樹參天,雜花、珍禽穿林,瀑布掛穿于山澗碧空,故有小九寨溝之稱。
?。ㄎ謇锵ㄟ@是九溪上游的第三條溪)原為溇水支流,由北向南注入。如今也成了湖邊的一個寧靜的港灣。原有的山間小道,從水面伸向碧宵,仿佛是一條條通天的小路。
船在靜謐的水面穿行,兩岸古木蔥蘢、飛瀑流泉、百鳥鳴澗。美麗的溇水河一路向北,更遠處是桑植的長潭坪、官地坪,以及湖北鶴峰的鐵爐、拓溪,當然,更有充滿了詩意的遠方…… 好了,因為溇水太美,我們意尤未盡,因為風光無限,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旅程即將結束,非常感謝各位的支持與合作,希望這次旅途能給您留下人生美好的回憶,期待與您再次相約,謝謝大家。
灣里故鄉情酒店,位于龍潭灣惡龍潭口,具有上百個床位的接待能力,這里靠山面水、視野開闊、風景如畫是工會、團建等集體活動和休閑度假的理想之所。
垂詢電話:15344445886
(來源:大美江埡 作者:筆峰山人鄧揚連)
|
上一篇:卓銳:“黃妞書屋”的隨想下一篇:杉木橋的橋:眾人渡我,我渡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