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流淌的澧水,正穿越歷史的滄桑,挾帶變革的風雷,滋養著慈姑兒女,繪出慈利水利藍圖…… 十年彈指一揮間。黨的十八大以來,慈利縣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興水方針,緊緊圍繞提升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等方面,統籌推進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生產水利、生態水利、移民水利,為慈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提供水安全保障。 以“民生水利”為先,不斷增強城鄉居民飲水保障水平
![]() 農民飲水安全是民生大問題。十年來,慈利縣通過爭取中央、省財政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3.0436億元,先后建成標準化水廠32處,集中式供水工程711處、農村分散式供水工程6205處和水質監測中心1處。特別是在脫貧攻堅決勝階段,實施了134個貧困村飲水安全工程和73處農村供水提質改造項目建設,解決了全縣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實現所有鄉鎮(街道)85%的行政村通自來水。 慈利縣按照“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供水管理標準化”的原則,積極籌措爭取專項資金5.78億元,啟動以“引趙入城”為龍頭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新建大峽谷供水工程投資1.04億元,已投入運行,惠及周邊6個鄉鎮群眾的安全飲水;新建“引趙入城”供水工程投資1.74億元,年前可供水,惠及城區及沿線鄉鎮10萬余人飲水安全保障;象市水廠改擴建工程預計投資3億元,已啟動開工建設,投入使用后,惠及象市周邊5個鄉鎮7萬群眾的安全飲水;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供水保障能力,著力消除解決全縣季節性缺水問題。 以“生產水利”為重,不斷增強農業生產用水保障水平今年以來,慈利縣持續高溫少雨天氣, 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挑戰,水利工程基礎建設在抗旱救災中發揮極其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
![]() 十年來,慈利縣堅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出發點,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投入2700萬元實施了兩輪小農水重點縣建設;爭取張家界大型灌區支持,投入3500萬元對趙家埡、皮家埡、莊塔等3座中型水庫、80多公里主干渠及附屬設施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投入1888萬元的巖泊渡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第二期即將啟動,項目建成后,灌區3.64萬畝農田灌排水條件將明顯改善;廣福橋等8個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和續建配套項目實施方案已獲上級水利部門批準;實施200口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復項目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項目,強化灌溉水源保證能力,供水價格及計量、節水獎勵和補貼、社會化管理和養護機制日趨規范。 以“安全水利”為基,不斷提升河庫防災減災保障水平
![]() 慈利縣是典型的山區縣,境內溪河密布,受降雨時空不均、土壤含水保水能力限制,洪旱災害頻發,嚴重影響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十年來,慈利縣實施縣城三個防洪保護圈堤防建設。目前,投入2261萬元縣城防洪保護圈永安堤防已建成,投入3032萬元城北堤防正在建設,投入700萬元對澧水干流巖泊渡段等河段進行治理,綜合治理河長5km;投入3200萬元對零溪河等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進行治理,綜合治理河長45.6km;投入1260萬元實施白楊灣等25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建設,消除存在的病險隱患,水庫自身安全和蓄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過河庫治理,防洪能力大幅提升,水庫蓄水能力明顯增強,工程抵御洪旱災害能力明顯增強。 以“生態水利”為本,不斷改善溪河湖庫水生態環境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慈利縣投入8493萬元實施坡耕地治理、生態小流域治理、石漠化治理等水土保持重點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3.41km2,實施坡改梯18949畝,栽種水土保持林、經果林等33093畝,新(改)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724處,項目所在地鄉村依托坡改梯大力發展產業,不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就近解決周邊貧困群眾就業問題,為當地穩定脫貧發揮了積極作用。
![]() 通過水土保持項目實施建設,慈利縣水土保持率持續上升,得到了省市好評和群眾的認可,2021年,被國家水利部授予“全國水土保持示范縣”。 慈利縣還以全面推進河長制為抓手,大力強化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全力開展河湖“四亂”專項整治,溪河湖庫水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8年、2019年、2021年三年獲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表彰。 以“移民水利”為要,不斷提升庫區移民獲得感幸福感
![]() 在水利建設中,有很多移民犧牲小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慈利縣按照“一個盡量,兩個可以”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聽取移民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召開會議、公示等程序,確定移民后期扶持方式。
![]() 十年來,慈利縣對移民進行大力扶持,直補到人13351人、項目扶持6589人、直補到人和項目扶持相結合7898人?!笆濉逼陂g落實后扶基金計劃總額為22598.08萬元,實際發放直補資金5669.02萬元,項目投入16929.06萬元,其中基本口糧田及配套水利設施等項目1038個投入1671.61萬元、基礎設施項目投入6920.09萬元、生產開發項目投入3879.85萬元、生態環境保護項目18.05萬元、培訓投入266萬元、避險解困投入3448萬元、其它投入725.46萬元。 通過扶持,移民產業得到發展,收入穩步增長,2020年移民人均純收入達11533元,可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2%,增長比例為33.98%;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移民區面貌煥然一新,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一泓碧水潤慈姑。十年來,慈利縣不斷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呵護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和產業供水得到保障,真正實現了以水養民,以水惠民,以水富民。 (來源:慈利發布 作者:李英明 朱淵) |
|關于我們|玩慈利網
( 湘ICP備12012604號-1 )
湘公網安備 43082102000138號
GMT+8, 2022-10-28 08:25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2011-2022 歡迎轉載 請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