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上開軒延俊士,渝城辟地駐征塵。滔滔雄辯千人易,矯矯英姿一代珍,”這是董必武為革命烈士張玉琴含淚寫下的一首挽詩,這首詩充分詮釋了憑著信念走完長征路的紅色女特工張玉琴的一生。 張玉琴,1908年11月出生于慈利縣巖泊渡鎮紅花村。1924年考入省立漢光女中后,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5年至1926年,她與蹇先任等7位慈利同鄉姐妹參加省城長沙的學生運動,沖擊省政府和日、英領事館,反對趙恒惕,火燒日本商船,“七女鬧長沙”的英雄事跡一度譽傳三湘。 1935年11月,張玉琴隨紅二、六軍團長征,負責做政治宣傳工作。除行軍打仗之外,她每天都要在沿途書寫標語,宣傳發動群眾。冒著天寒地凍過雪山草地時,她手腳的指甲全被凍掉,但她沒有被困難嚇倒,憑著堅韌不拔的斗志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信念走完長征全程,勝利到達陜北。 1936年至1940年,張玉琴先后任武漢、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秘書。在武漢,她為抗日大計,不顧個人安危,經常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開展活動,并創造出一套統戰工作經驗;在重慶,她利用合法身份,廣泛接觸群眾,開展宣傳活動,巧妙地與敵人進行斗爭,經常冒著生命危險轉移重要文件,從未失手。 解放后,張玉琴先后出任中南局公安部人事處處長、中南局直屬機關總黨委任副書記、中共中央第五中級黨校副校長、黨委第二書記等職、廣東省茂名市委書記處書記、黑龍江省人事監察廳廳長、省編制委員會副主任和省監委委員。1966年“文革”開始,張玉琴受到“造反派”沖擊。1972年12月16日因病搶救無效逝世,為黨和人民獻出最后的光和熱。 1981年8月,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追認張玉琴為革命烈士。雖然張玉琴沒有回到家鄉,但是家鄉人民依然沒有忘記她,如今家鄉已經是大變樣。 (來源:慈利新聞網 作者:王小康 楊嬋 唐小花) |
|關于我們|玩慈利網
( 湘ICP備12012604號-1 )
湘公網安備 43082102000138號
GMT+8, 2022-10-28 08:25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2011-2022 歡迎轉載 請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