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后,人體新陳代謝減慢,消耗相對減少。常言道“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民間一直有補冬的習俗,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而補充元氣。冬天到了,怎么吃才最滋補呢?玩慈利網小編給你推薦幾種吧! 生姜: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在中國,人們食用姜已有3000年的歷史。民間養生有“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等多種說法。 姜是助陽之品,《本草綱目》記載,姜辛、溫,歸五臟,除風邪寒熱,祛痰下氣。生姜性辛溫,逐寒而發表;干姜溫中散寒,溫陽通脈,溫肺化飲。 姜中的揮發油類與血液循環密切相關,能幫助增強血液循環,讓人體溫上升,并且興奮腸道,促進消化。 姜醇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的功效,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生姜的辛辣成分能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與目前應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相比,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更有效。 姜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可以用于治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引發的性功能障礙。 鮮姜止嘔和溫中散寒,可以刺激消化道分泌,提高食欲。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天口服鮮生姜5克左右,連續3個月以后可以起到明顯的活化氣血、減少疼痛、增加關節靈活度的效果。 柑橘:秋冬養生“黃金果” 柑橘肉鮮美多汁,是滋潤佳品,在以燥邪為主的秋冬,適當吃些橘子可以生津止渴,非常適宜。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 橘子是很好的中藥材。除橘肉外,它在中醫藥上至少還有五種可用之處:橘葉、橘皮、橘紅、橘核、橘絡,可謂渾身是寶的秋季養生“黃金果”。 橘葉具有疏肝行氣,化痰散結,止痛消腫等功效。橘葉搗汁加少量藥物配伍內服(或用橘葉搗碎外敷)常常用來治療婦女脅痛、乳癰(乳腺炎)、乳痛及瘕,對于消腫毒有一定的效果。 銀耳:潤燥止便血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古為宮廷食品,是我國一種著名的食用菌和藥用菌,有“菌中之冠”的美稱。 銀耳性平,味甘淡,無毒,入肺、胃、腎、脾、大腸五經,能清肺中熱、養肺陰、濟腎燥,治肺熱咳嗽、久咳喉癢、咳痰帶血、肺熱胃炎,以及大便秘結、大便下血等。 銀耳的營養成分豐富,每100克干銀耳中含粗蛋白5克,粗脂肪0.6克,粗纖維2.6克,灰分3.1克,鈣380毫克,磷250毫克,鐵30.4毫克等。在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絕大多數都是人體必需的。此外,還有多糖和多種維生素等,對人體健康也十分有益。 醋:“吃醋”多多也健康 醋是我國自古就有的調味品,一般以糧食、糖類或酒糟等為原料,經醋酸酵母菌發酵而成,按其原料不同而有米醋、糖醋、酒醋之分。 經常吃點醋,可殺滅腸道致病菌,有預防腸道傳染病的作用。 醋不僅能調和菜肴中的滋味,增加鮮香,增強食欲。 醋還可以除濕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 女子?!俺源住?,氣血調暢美容顏。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散瘀止痛。 糙米:養出冬季好顏色 我們平常吃的雪白柔軟的米飯叫做精白米,它是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精磨、去掉大米外層?分得到的產品。脫殼后仍保留著一些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的米叫做糙米,它們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大米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其中。糙米具有的神奇醫療保健、養生延年效用,《本草綱目》中說:“米秕即米糠,味甘、平、無毒,主通腸開胃,下氣,磨積塊,作食能充滑膚體,可以頤養?!?/p> 經常食用糙米,能滋潤肌膚,均勻油脂分泌,使女性皮膚光滑柔軟白嫩,面色豐盈,頭發烏黑閃亮,減少脫發、枯發和白發的產生。 枸杞子:補益精諸不足 據《本草綱目》記載,枸杞子能滋腎,明目。 肝腎虧虛的人,多有腰膝酸軟,渾身乏力,甚至早泄、房事不舉等癥狀。而枸杞子能通過補腎而生精血——精生則腎氣足,陰血得以滋生,肝血隨之充盈。枸杞子對于腎虛的朋友來說,可謂一味靈丹妙藥。 黑芝麻:蘊藏“不老神話” 毛發與腎密切相關,如果一個人頭發變白,大都是腎氣不足所致。老年人由于幾十年的消耗,肝血漸漸衰弱,腎氣已經衰微,就會須發變白,牙齒脫落。 因此,老年人需要補腎。根據中醫五行理論,黑色入腎。 黑芝麻歸肝、腎、大腸經,能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可以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癥。 板栗:生熟各有功效 板栗香甜可口,做干果零食或是做菜肴佐料都很相宜,它不僅含有大量淀粉,可以直接當飯吃,而且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有很好的食療保健功能。板栗味甜性溫,可炒可煮,有和胃健脾功效。 由于生活條件改善,家長對小兒的營養照料往往過于精細,強食、偏食均可導致臨床多見的小兒脾虛證,“脾虛”小兒面色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或拒食。此時可將板栗仁蒸煮熟,磨粉制成糕餅,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以增加其食欲,收澀瀉泄,調理腸胃。 懷孕初期孕婦常常胃口不佳,吃些熟板栗可以幫助改善腸胃功能。 此外,用板栗和粳米熬制的板栗粥老少咸宜,板栗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欲,既可用于脾胃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患者的恢復,也適合長期治療老年人由于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氣虛乏力。 羊肉:冬令強身佳品 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泵糠甓?,無論是山明水秀的南國,還是天寒地凍的北方,大街小巷內都飄出一陣陣羊肉湯味,或清清淡淡,或濃濃郁郁,讓人不禁駐足,做個深呼吸,享受片刻香味在體內回蕩的快意。 冬天,氣溫偏低,人體的陽氣藏于體內,如果此時出現了手足冰冷,就需要進補性溫的食物,來增加陽氣來御寒。 羊肉因其溫熱,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風寒,又可滋生腎陽,強壯身體,被人們奉為冬令補品。 中國人一向講究藥食同源,能用吃來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冬天了~ 要記得好好的關愛自己的身體哦! (來源:新華網) |
|關于我們|玩慈利網
( 湘ICP備12012604號-1 )
湘公網安備 43082102000138號
GMT+8, 2022-10-28 08:26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2011-2022 歡迎轉載 請注明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