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縣龍潭河鎮的刁子魚遠近聞名。刁子魚是生長在長江流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淡水魚,形如柳葉,卻肉質鮮美。也叫刀子魚、白刁魚,此魚種長不大,一般生活在活水中,人工飼養困難。 刁子魚,學名鳤,屬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鳤屬。體細長,近似扁筒狀。頭小,呈錐狀??谳^小,端位,口裂平直,無須。下咽齒3行,寬大而光滑,末端成鉤狀。背鰭無硬刺,其起點與腹鰭相對。尾鰭分叉很深,兩葉末端均尖。體背部呈藍綠色,腹部銀百,體側正中上方有一條淺黃綠色的縱帶;偶鰭和臀鰭桔黃色,尾鰭灰黑色。外形似鳡,但性情較溫和,有江湖洄游的習性。每年7-9月進入湖泊中肥育,到生殖季節時重又回到江河急流中進行生殖。生殖季節為4-6月,性成熟年齡為3-5冬齡。產卵場所需要有流水,而在靜水中不能繁殖。食物多為動物性成分,如水生昆蟲、枝角類,小魚、蝦等。 刁子魚生長速度雖不快,最大個體僅達10余公斤,常見者最多為0.1-1公斤,但其分布較廣,且肉質細嫩,味鮮美,是農村人家的桌上家常菜。其肉性味甘、溫,有開胃,健脾、利水、消水腫之功效,治療消瘦浮腫、產后抽筋等有一定療效。大白刁除味道鮮美外,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益腦,開竅利尿等作用。魚腦,是不可多得的強壯滋補品。對性功能衰退、失調有特殊療效。 慈利農家刁子魚的做法很簡單,其味鮮美無比。刁子魚基本上可以連肉帶骨一起吃,但是,有個別的魚骨沒有煎透,所以在吃的時候,要小心,最好從尾部開始吃起。最后,頭部是集中污染物最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吃。 (來源:互聯網 作者:佚名) |
|關于我們|玩慈利網
( 湘ICP備12012604號-1 )
湘公網安備 43082102000138號
GMT+8, 2022-10-28 08:26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2011-2022 歡迎轉載 請注明文章來源